“新高脂膜粉劑”在湘西椪柑貯藏保鮮中的增效試驗
(轉載《懷春計科研成果》第一卷第108頁)
周海生,楊偉軍,丁超英
(1.瀘溪縣農業局,湖南瀘溪426100;2.瀘溪縣柑桔研究所,湖南瀘溪426100;3.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長沙410125)
摘 要:為提高湘西椪柑秋末冬前采后貯藏質量,延長保鮮期,開展了“新高脂膜粉劑”在湘西椪柑保鮮中的增效試驗。結果表明:新高脂膜粉劑在椪柑保鮮貯藏中增效明顯,顯著降低了果實腐爛率和果實失重率,對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響小,與其他柑橘保鮮劑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關鍵詞:新高脂膜粉劑;椪柑貯藏保鮮;增效試驗
中圖分類號:S51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0X(2016)12-0066-02
瀘溪縣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南端武陵山脈,全縣面積1566km2,總人口30.93萬人,自然環境十分優越,盛產的椪柑色澤鮮艷、汁甜味美,被譽為“中國椪柑之鄉”。目前,瀘溪縣主栽的椪柑品種為“辛女椪柑”,全縣種植總面積達1.533萬hm2,掛果面積達1.4萬hm2,年均產量達19萬t,年產值達2.6億元。椪柑生產已成為瀘溪縣農業生產的主導產業,已建成省內第一個縣級椪柑種苗園,規范管理的無公害椪柑生產基地0.67萬hm2,綠色食品生產基地0.07萬hm2,椪柑生長過程中噴施生長調節劑可以促進發芽分化、保花保果[1-3],采后用保鮮劑處理,能延長果實貯藏期,提高果品質量[4-6]。針對瀘溪椪柑秋末冬前采后貯藏中果實失水嚴重、腐爛率較多,處理方法單一的現象。為了降低椪柑貯藏期損耗,提高椪柑保鮮經濟效益,筆者于2014~2015年開展“新高脂膜粉劑”在湘西椪柑保鮮中的增效試驗,現將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供試品種 辛女椪柑,系瀘溪縣農業局選育,2006年經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登記(XPD003—2006)。一般于11月中下旬成熟,平均單果重132.7~135.1g,皮薄易剝,可食率達75%;肉質脆嫩,化渣爽口,風味濃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7%,總糖11.06%~11.72%,全酸0.52%~0.77%,維生素C含量25~35mg/100mL(果汁),富含硒及人體所需多種微量元素。
1.1.2 供試保鮮劑 新高脂膜粉劑(陜西渭南高新區促花王科技有限公司);40%百可得、45%撲霉靈(江蘇龍燈化學有限公司)。
1.2 試驗方法
從2014~2015年,試驗連續進行了2a。試驗在湖南省瀘溪縣武溪鎮上堡村柑橘貯藏庫進行。
1.2.1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4個處理,每個處理選取辛女椪柑60kg,其中50kg分4次重復,用于測定處理對椪柑失重率、腐爛率的影響,10kg用于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每次隨機抽取5個果實進行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平均值。
處理1:空白對照,清水洗果,不做任何處理。
處理2:用新高脂膜粉劑800倍液浸泡椪柑1min。
處理3:用新高脂膜粉劑800倍液+40%百可得1000倍液+45%撲霉靈1000倍液浸泡椪柑1min。
處理4:用40%百可得1000倍液+45%撲霉靈1000倍液浸泡椪柑1min。
1.2.2 試驗管理 試驗用果第一年于2014年12月5日進行采摘,第二年于2015年11月27日進行采摘,采摘時2/3椪柑開始著色,采摘當天選取80%著色、無機械傷、病蟲果、60~75mm之間的果實進行試驗處理。處理完成后先在貯藏庫發汗7d,然后對各組處理椪柑進行套袋,貯藏于武溪鎮上堡村椪柑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貯藏保鮮庫。從椪柑處理后第7(即發汗7d)、37、57、72、82、92天進行檢查,清除腐爛果實(腐爛果以果實表面出現病斑為標準),計算損耗,并對每個處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變化情況進行測定。
1.2.3 測定指標及方法 用稱重法測定失水量,計算失重率;失重率(%)=總失重量/貯前總重×100。稱量腐爛果重,計算腐爛率;腐爛率(%)=腐爛量/總重量×100。用手持數字糖度計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椪柑失重率的影響
表 1 不同處理92 d后的椪柑平均失重率和腐率(%)
處理 | 總重量(kg) | 好果重量(kg) | 失重量(kg) | 腐爛量(kg) | 失重率(%) | 腐爛率(%) |
1 | 50 | 32.0 | 7.3 | 10.7 | 14.6 | 21.4 |
2 | 50 | 39.0 | 4.9 | 6.1 | 9.8 | 12.2 |
3 | 50 | 40.5 | 4.9 | 4.6 | 9.8 | 9.2 |
4 | 50 | 39.3 | 5.7 | 5.0 | 11.4 | 10.0 |
注:測定日期分別為 2015 年 3 月 6 日和 2016 年 2 月 28 日,結果取兩次測定的平均值。
從表1看出,貯藏92d后,處理2和處理3失重率顯著低于處理1對照。處理2和處理3失重率為9.8%,比處理1(對照)失重率低4.8個百分點,說明新高脂膜粉劑在椪柑果實貯藏保鮮中具有保持水分,減少水分散失、減少損耗的作用。注:測定日期分別為2015年3月6日和2016年2月28日,結果取兩次測定的平均值。
2.2 不同處理對果實腐爛率的影響
從表1看出,不同處理貯藏92d后,椪柑果實腐爛率處理2明顯低于處理1,說明新高脂膜粉劑對椪柑果實具有保護、防護作用,能抑制各種病菌繁衍,對各種病害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同時處理3果實腐爛率最低,效果最好,說明新高脂膜粉劑與其他柑橘保鮮劑配合使用,保鮮貯藏效果更佳。
2.3 椪柑固形物變化情況
表2 各處理對椪柑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處理 | 年份(年) | 固體物含量 | 降低量 | 平均降低量 |
7d | 37d | 57d | 72d | 82d | 92d |
1 | 2014 | 12.2 | 12.2 | 11.8 | 11.4 | 11.4 | 11.4 | 0.8 | 1.2 |
2015 | 11.9 | 11.8 | 11.3 | 10.9 | 10.6 | 10.6 | 1.3 |
2 | 2014 | 12.0 | 12.0 | 11.8 | 11.5 | 11.3 | 11.3 | 0.7 | 0.8 |
2015 | 12.2 | 12.0 | 11.8 | 11.6 | 11.4 | 11.3 | 0.9 |
3 | 2014 | 12.1 | 12.1 | 12.1 | 12.0 | 11.6 | 11.5 | 0.6 | 0.6 |
2015 | 12.2 | 12.0 | 11.9 | 11.7 | 11.6 | 11.6 | 0.6 |
4 | 2014 | 12.6 | 12.4 | 12.1 | 11.8 | 11.8 | 11.7 | 0.9 | 0.9 |
2015 | 12.0 | 11.8 | 11.5 | 11.1 | 11.1 | 11.1 | 0. |
從表2看出,在貯藏7d和92d時,處理3和處理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兩年平均降低量最少,分別為0.6和0.8個百分點;而處理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兩年平均降低量為0.9個百分點;處理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兩年平均降低量為1.15個百分點。這說明通過新高脂膜處理后的椪柑固形物含量影響變化不大。
2 討論
新高脂膜粉劑溶液均勻附著在椪柑皮表面,形成一層肉眼見不到的單分子膜,把椪柑果實包裹起來,阻隔了外部病害的侵染、防止了病菌擴展,而不影響椪柑果實呼吸作用,達到了透氣透光、有效防病作用。新高脂膜對多種真菌病害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因其防病是物理作用,病菌不會產生抗性,是一種優效綠色安全的保鮮劑。
應用新高脂膜粉劑對椪柑進行保鮮,果實腐爛率和果實失重率均比對照低,表明新高脂膜粉劑對病害有較好的預防效果,能保護果實不受外部病害的侵染和病菌擴展、減少水分散失,起到防病作用。研究發現,新高脂膜粉劑配合其他柑橘保鮮劑使用果實的腐爛率和失重率均有所降低,說明新高脂膜粉劑與其他柑橘保鮮劑配合使用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保鮮貯藏效果更佳;新高脂膜處理后對椪柑固形物含量變化影響小。雖然新高脂膜粉劑復配使用效果顯著,但復配保鮮處理對椪柑品質的其他影響以及復配劑的使用方法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湖南湘西系全國優勢柑橘產業帶,椪柑種植面積5.3萬hm2,年產55萬t,“新高脂膜粉劑”配合其他柑橘保鮮劑使用,將對湖南湘西椪柑生產果農保鮮增效提供極好的幫助。試驗結果表明,“新高脂膜粉劑”配合其他柑橘保鮮劑使用,果實失重率降低4.8個百分點,腐爛率降低12.2個百分點,可減少損耗170kg/t,按產地銷售價1.6元/kg計算,可增加收益272元/t,湘西年產椪柑55萬t,每年可增加收益14960萬元。因此,新高脂膜粉劑的推廣應用可極大地提高果農經濟收益和果農椪柑種植的積極性,有效促進湘西椪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貴元,王 東,王金山 . 常見植物生長調節劑在柑橘中的應用及注意的問題 [J]. 現代農業,2010,(8):22-23.
[2] 劉 蕊,李德紅,李 玲 . 2,4- 氯笨氧乙酸的研究進展 [J]. 生命科學研究,2004,8(4):71-75.
[3] 朱東煌,黃日升,蔡順其,等 . 植物生長調節劑提高珀溪蜜柚坐果率的研究與應用綜述 [J]. 中國熱帶農業,2015,(4):110-112.
[4] 劉浩強,李鴻筠,向可海,等 . 保鮮劑對柑橘貯藏病菌的敏感性及貯藏保鮮效果 [J]. 食品科學,2014,35(4):210-214.
[5] 劉麗丹,吳日章 . 不同保鮮劑對柑橘采后病害防治效果的研究 [J]. 農產品加工(學刊),2014,(9):27-30.
[6] 夏長秀,王明爽,彭 龍,等 . 不同殺菌劑對采后柑橘綠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較 [J]. 中國南方果樹,2012,41(6):8-11.
來源于: 湖南農業科學2016,(12):66-67